t123p106

太暖心了!安徽合肥,一位挑着行李的大叔由于不熟悉如何乘坐地铁,在大厅内走走停停打

太暖心了!安徽合肥,一位挑着行李的大叔由于不熟悉如何乘坐地铁,在大厅内走走停停打听路线,无奈之下,他向附近的民警寻求帮助,没想到民警拿起他的行李后一路指引着他,直到男子临上车前才将肩上的行李拿下递给他。   七月的合肥,地铁大厅中人流不息,在忙碌的人群中,有个佝偻的身影显得局促不安。   一位大叔挑着扁担,沉甸甸的行李把扁担压得微微弯曲,一个破旧的电风扇被他攥在手中,在人群里走走停停。   他额头上渗着汗,眼神里满是茫然,逢人就往跟前凑,嘴里念叨着要去的地方,可听了好几个人的指引,还是站在原地打转转。   这是他头一回坐地铁,闸机口的刷卡区,指示牌上的箭头,在他眼里都像是看不懂的符号。   实在没辙了,他看见不远处站着个正在值守的辅警,犹豫了几步,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。 辅警听完他要去的地方,没多说啥,先帮着在自助机上买了票。   眼看着大叔要弯腰提行李,辅警立马就捡起地上的扁担,往自己肩上一扛。   编织袋里的东西硌得肩膀生疼,他也没吭声,又顺手接过大叔手里的电风扇和背上的行李卷。 “跟紧点。”辅警说了一句,转身往安检口走。   他刻意放慢了脚步,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,生怕身后的大叔跟不上。   过安检的时候,他把行李一件件递过去,又一件件拿回来重新捆好。   刷卡进站时,特意放慢动作,教大叔怎么把票插进去,怎么拿出来。 下楼梯的时候,辅警侧着身子护着大叔,嘴里不停提醒着“慢点,台阶滑”。   到了站台,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到站信息,又说了说等车时要站在黄线外。   一开始大叔还紧绷着身子,后来看着辅警稳稳当当扛着行李的背影,脚步渐渐轻快起来,嘴角也悄悄往上扬了扬。   直到列车进站,辅警才把扁担从肩上卸下来,一件件把行李交还给大叔,又叮嘱了几句换乘的注意事项。   车门关上的瞬间,他还站在原地,看着列车慢慢开走,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离开。 其实在合肥地铁,这样的事儿不算新鲜。   年初的时候,有个老人背着睡着的孙子,在台阶上挪一步歇三歇,辅警瞧见了,跑过去就把孩子接过来抱在怀里,一路护着送到站台。   去年冬天更冷,有个老人在扶梯上突然晕了过去,辅警直接跪在地上,让老人靠在自己腿上,就那么一动不动地当了二十分钟“人肉靠垫”,直到救护车来。   这些事儿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,尤其是七月二十五号那段辅警扛扁担的视频,连央视新闻都播了。   评论区里好多人说,那根磨得发亮的扁担,挑的是一家人的日子,辅警扛起来的,是能暖到心里的人情。 这样的温暖不止发生在地铁站。   浙江温州的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里,有个叫李昌友的保安,三十来岁,在医院才干了三个多月。   那天中午他在门卫室值班,看见个六旬老人一瘸一拐地往门诊楼挪,腿不利索,每走一步都要扶着墙喘口气,身边连个陪的人都没有。   李昌友看见了,二话没事就赶紧跑过去,搀扶住了老人。   从挂号室到门诊诊室,再到输液室,他一路搀着,帮着拿化验单,取药的时候还特意跟窗口说能不能先给老人配,怕老人站久了吃不消。   输液的时候,他找了个垫子给老人垫在胳膊底下,又倒了杯温水放在旁边。 看完病送老人到门口,李昌友看见老人要坐残疾车回家,可老人手抖得厉害,抓不住车把手,车子在原地歪歪扭扭打晃。   “我送您回去吧。”李昌友跟保卫科打了个招呼,推着残疾车就上了路。 从医院到老人住的度山村,有四公里路。   李昌友一手把着车把,一手护着老人的后背,护送着老人穿过一条又一条街道。   他眼睛瞪得溜圆,生怕哪个路口突然冲出来辆车,手心攥得全是汗。   有好几次,老人的手没抓稳,车子差点往马路中间偏,都被他一把拉了回来。 过了快一个小时,终于将老人护送到家。   李昌友把老人扶进屋,又帮着把残疾车停好,才擦擦汗往医院赶。   同事把他推车的照片发到朋友圈,好多人都给这个小伙子点赞,他却不好意思地说:“这有啥,医院里天天都有人做好事,我也就是跟着学。”   无论是地铁里的那根扁担,还是医院门口的残疾车,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。   可就是这些藏在日常里的举动,让那些在陌生环境里犯难的人,心里能踏实不少。